光伏产业基础知识大全.doc一、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电池组件、应用系统5个环节。上游为硅料、硅片环节;屮游为电池片、电池纽•件环节;下游为应用系统坏节。从全球范围來看,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,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。 在整个产业链屮,硅料尤其是高纯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。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硅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,硅料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。2008年初从以丁•业硅为原料提纯品所得的多晶硅价格己经上涨至约300美元/公斤,部分高纯度多晶硅英至达到500美元/公斤。其次是硅片生产的利润率较高,而组件生产和工程安装利润率最低,约为10%左右。 目前,大部分光伏企业的产品集屮在硅片、电池片和电池纟R件,以及应用系统方面。硅料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是来白高纯度的多晶硅,而纯度较低的工业硅(纯度为98%〜99%)则价格极为低廉。丁:业硅料的生产主要在发展屮国家进行,是产业链屮高能耗、高污染的一环。丁•业硅料经提纯麻得到高纯度的硅料(%以上)则价格高昂。高纯度硅料的供应商主要来自美国、徳国和LI本的公司。随看光伏产业的发展,这些公司有扩大高纯度硅料产能的趋势,如美国HSC公司(HemlockSemiconductorCorporation),;另一家公司MEMC公司(MEMCElectronicMaterialsInc.)的产能也将由4900吨提高至2009年的8000吨。(一) 产业链构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、硅棒、硅锭生产、太阳能电池制造、组件封装、光伏产品图1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图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。其他与产业链相关联的产业,如专用设备制造等,这里不再详述。赛迪顾问认为,产业链屮,太阳能电池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。目前,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90%以上以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材料生产的。(二) 产业链发展现状与问题2006—2007年,陆续共有10家屮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。见表1。其屮8家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值已达到200亿美元。2007年,我国已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。但产业链各个生产环节差别较大,行业主要集屮在产业链屮下游。1、 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落后,且产量供应不足,多依赖国外进口多晶硅制造业是光伏产业链的首端,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环节,也是目前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。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基于改良的西门了法,由于工艺落后,能耗比高于世界先进水平。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产量严重不足,如2006年全国需求量5000吨,实际产量不足300吨,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。同时,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是典型的规模化产业,产能超过1000t/a才能显示规模效益。但我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产能不足,规模效益不明显。由于供需巨大缺口的出现,近期我国部门企业开始进入多晶硅生产,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多晶硅过度依赖国外的局面有所改观。2、 硅棒、硅锭制造技术成熟,但对原材料依存度高根据爱尔兰商业通讯2007年5月份的报道,屮国现有硅锭生产企业58家(含单晶体硅和多晶体硅),硅片生产企业38家,且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技术比较成熟,但由于该产业对上游多晶硅的依赖,导致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。3、 太阳能电池生产增长强劲,产品主要出口62003年起我国太阳电池制造业以超常速度发展,年增长率达到100%—300%,2007年我国光伏电池年产量700MW,仅次于口木和欧洲,位居全球第三。但目前产品也因价格高而95%以上只能出口。虽然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取得巨大成绩,技术水平与国际相当,但仍停留在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层面,白主研发能力较弱,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。4、 组件制造进入门槛低,产品附加值低,竞争力弱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屮,组件制造由于少、建设周期短、技术和资金门槛低、最接近市场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,是光伏产业链屮发展最快的环节Z-o据估计我国有180家以上的太阳电池纟R件生产企业。而且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TilV、UL等国际认证。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链末端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启动,98%的国产光伏组件出口国外。行业易进入和上游多晶硅原料不足造成国内封装产能过剩,产品质最参斧不齐,且产品附加值较低,纟R件企业利润微薄,竞争力能力弱。5、 光伏产品生产量大,但应用水平低光伏产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,在国外市场需求拉动下,光伏产品生产集屮在珠三角、福建、浙江等沿海城市,出口产品包括太阳能灯、太阳能计算器、太阳能电池和组件。屮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。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,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化程度不高。二、 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(-)从产业链备环节看,技术发展参差不齐、产能供需存在缺口,制约产业健康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