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网财经讯 3月26日-29日,博鳌亚洲论坛 2024 年年会如期举办。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。论坛期间,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接受了凤凰网财经的独家专访,就企业出海、光伏行业产能、企业跨界做光伏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回复。
谈到企业出海经验,高纪凡表示,企业的国际化、全球化过程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、水到渠成的,需要面对更复杂多样的环境、政策、市场,也正因如此,全球化能力就形成了光伏行业竞争的壁垒,成功走出来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。
1)以客户为中心,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,在一些发展相对成熟的市场,客户对产品的品牌品质服务,看得比价格更重要。
2)要高水平高质量的扩产,通过产能优化来实现持续的降本增效,提高光伏发电的竞争力,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生态协同,产业链协同体系,才能够走向更好未来。
3)“新三样”随着结构变化,由中国产,世界销,可能变成全球产,全球销,对企业的要求会有所提高,从“产品出口能力”变成“企业出海能力”,一方面要提高全球化战略研判和管理能力,另一方面确实也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和积累。
谈及光伏目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时,高纪凡认为,所谓的“过剩”实则是落后产能的过剩,对于先进产能还有广阔的需求,因此需要尽快出清,探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同时,高纪凡指出,传统的P型电池组件效率已经接近天花板,光伏行业需要进行技术迭代,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产品,所以形成了目前新、老技术的产能同时存在的状态。此外,2022年,欧洲天然气的供给和价格受到一些冲击而大幅波动,间接带来欧洲光伏需求脉冲式大幅增长,拉长了整个光伏行业上一轮供不应求周期的时间区间,也就拉长了产业链价格在高位维持、厂商扩产意愿高涨的时间区间。
展望未来,高纪凡认为,供需关系会逐渐改善,向均衡状态回归。一方面需求侧,全球光伏发电、光伏装机的需求还会持续提升,这是毋庸置疑的;另一方面供给侧,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,存量产能大概率会经历一轮出清,技术工艺老旧、管理能力不足、销售服务落后的企业产能会持续退出,大浪淘沙之后,留在行业中的会是产能布局合理,技术创新能力强,全球化高效管理,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企业,长远来看,这样的优胜劣汰是有利于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。
对于有企业跨界进军光伏行业的现象,高纪凡表示,普遍趋势应该是符合经济规律的,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才会吸引新进入者,行业竞争加剧对新进入者来说应该是抬高了进入门槛。他指出,近年来,非主业跨界融资,引发无序发展和产能过剩的风险,光伏行业某种程度上的无序扩产,已经导致下游产品卷入低效低质的“价格战”竞争泥潭,增收不增利,这种是低质量的发展状态,是不可持续的,出现了“开工即停产”的现象,这种环境下,行业以外的企业跨界跨行做光伏,其挑战非常大,新进企业一般都还没有构建相应的产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竞争力,其很难应对当前产业高强度竞争,行业内产能结构落后、品牌基础薄弱、管理能力不足的企业会更加难以持续,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会更加凸显。
对于不久前,马斯克谈到AI行业时,曾表示电力短缺即将到来,高纪凡支出,如果未来AI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就很有可能会加速新能源占比提升的全球趋势。“未来人类社会将从‘瓦特+比特’时代走向‘PV+AI’时代。瓦特代表传统能源,会逐步被光伏等新能源替代,比特代表电子信息技术,也将向AI迭代。 PV(光伏)+AI代表一种全新的生产力,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我们要把绿色能源和绿色算力合在一起,是全球的一个发展方向,实现双向奔赴、相互支撑。”高纪凡说。
凤凰网财经:光伏是中国的出海新三样,您在出海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,当下很多企业目前都在寻求出海,但效果不太理想,作为行业领袖,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目前在探索阶段的企业?
高纪凡:企业的国际化、全球化过程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、水到渠成的,需要面对更复杂多样的环境、政策、市场,也正因为这样,全球化能力就形成了光伏行业竞争的一个壁垒,成功走出来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。对于光伏组件行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,分享一些看法:1)以客户为中心,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,在一些发展相对成熟的市场,客户对产品的品牌品质服务,看得比价格更重要。2)要高水平高质量的扩产,通过产能优化来实现持续的降本增效,提高光伏发电的竞争力,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生态协同,产业链协同体系,才能够走向更好未来。3)“新三样”随着结构变化,由中国产,世界销,可能变成全球产,全球销,那么对企业的要求会有所提高,从“产品出口能力”变成“企业出海能力”,一方面要提高全球化战略研判和管理能力,另一方面确实也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和积累。4)要坚持做技术研发,创新引领。在我看来,什么费用都可以砍,不能砍研发投入。
凤凰网财经:近几年,光伏行业发展迅猛,但涌入的新势力也很多,导致产能出现过剩,硅片的价格一跌再跌,甚至头部企业也都出现了裁员的情况,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?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光伏产品价格何时见底?
高纪凡:所谓的过剩实则是落后产能的过剩,对于先进产能还有广阔的需求,因此需要尽快出清,探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过去二十多年,随着光伏发电竞争力的不断增强,全球光伏市场规模迅速成长,21-22年需求远超供给,出现了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的高景气阶段,一个行业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新进入者,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。而这一轮新进入者更多,部分原因是有一些非周期性因素的扰动,起到了放大作用:1)传统的P型电池组件效率已经接近天花板,光伏行业需要进行技术迭代,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产品,所以形成了目前新、老技术的产能同时存在的状态。2)2022年,欧洲天然气的供给和价格受到一些冲击而大幅波动,间接带来欧洲光伏需求脉冲式大幅增长,拉长了整个光伏行业上一轮供不应求周期的时间区间,也就拉长了产业链价格在高位维持、厂商扩产意愿高涨的时间区间。所以,在这两个非周期性因素的驱动下,本轮周期下行时出现了“量增价跌”的现象,但这些因素也是结构性、阶段性的,不改变产业的长期前景和均衡状态。
展望未来,供需关系会逐渐改善,向均衡状态回归。一方面需求侧,全球光伏发电、光伏装机的需求还会持续提升,这是毋庸置疑的;另一方面供给侧,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,存量产能大概率会经历一轮出清,技术工艺老旧、管理能力不足、销售服务落后的企业产能会持续退出,大浪淘沙之后,留在行业中的会是产能布局合理,技术创新能力强,全球化高效管理,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企业,长远来看,这样的优胜劣汰是有利于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。
凤凰网财经:近几年,跨界做光伏的现象比较多,不过,由于种种原因,今年一些跨界光伏慢慢退出了赛道,但也有一些公司明明亏损却还在加码光伏项目,数额远超过公司自有资金。您是如何看待这些跨界者,他们是不是行业内卷引来的搅局者?
高纪凡:对于个别企业的个别现象,不予评论,应该更多着眼于普遍趋势。普遍趋势应该是符合经济规律的,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才会吸引新进入者,行业竞争加剧对新进入者来说应该是抬高了进入门槛,同时,近年来,非主业跨界融资,引发无序发亚美体育 亚美官网展和产能过剩的风险,光伏行业某种程度上的无序扩产,已经导致下游产品卷入低效低质的“价格战”竞争泥潭,增收不增利,这种是低质量的发展状态,是不可持续的,出现了“开工即停产”的现象,这种环境下,行业以外的企业跨界跨行做光伏,其挑战非常大,新进企业一般都还没有构建相应的产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竞争力,其很难应对当前产业高强度竞争,行业内产能结构落后、品牌基础薄弱、管理能力不足的企业会更加难以持续,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会更加凸显。天合光能始终致力于促进光伏行业各环节和主体良性竞争、有序互动,依托链主企业引领的产业生态治理机制,打造光伏高质量竞争格局。
凤凰网财经:不久前,马斯克谈AI行业,称电力短缺即将到来,您觉得光伏能未来会替代传统发电方式吗?现阶段能为AI计算提供足够的电力吗?
高纪凡: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占比提升,是大势所趋,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,到2028年,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42%,其中光伏、风电占比达到25%,这个数字在2022年是11%。以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早的德国为例,2023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已经达到56%,其中光伏、风电合计超过40%。当前要为AI提供足够算力,肯定需要更多的新能源发电,所以如果未来AI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就很有可能会加速新能源占比提升的全球趋势。
其实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产力变革或技术变革,与能源结构变迁一直是密不可分的。比如18世纪的工业革命,人类进入“蒸汽时代”,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,促进了煤炭对木材的替代;19世纪的电气化革命,人类进入“电气时代”,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和飞机问世,石油在交通领域广泛替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。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同时,能源形式也在不断迭代,向着更高效、更经济、更清洁的大方向去迭代。AI可能会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下一个跃迁点,也就有可能带来人类社会能源需求总量的大幅提升,那么首先对能源的储量就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(比如假设蒸汽机烧木材,显然难以为继),而光伏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储量的角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;其次对能源的清洁性、可再生性也必须着重考虑,否则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技术进步,其发展一定受限。
未来人类社会将从“瓦特+比特”时代走向“PV+AI”时代。瓦特代表传统能源,会逐步被光伏等新能源替代,比特代表电子信息技术,也将向AI迭代。 PV(光伏)+AI代表一种全新的生产力,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我们要把绿色能源和绿色算力合在一起,是全球的一个发展方向,实现双向奔赴、相互支撑。